這些石材防水背膠的知識你都知道嗎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7-23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石材防水背膠,是一種由水生高分子聚合物和多種無機硅酸鹽凝膠材料配置而成的雙組份產品,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干燥收縮小、有韌性與水泥基材料粘結力強等特點,避免了石材濕貼施工后易起殼、脫落和表面產生白華等問題。
這些石材防水背膠的知識你都知道嗎
【概要描述】石材防水背膠,是一種由水生高分子聚合物和多種無機硅酸鹽凝膠材料配置而成的雙組份產品,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干燥收縮小、有韌性與水泥基材料粘結力強等特點,避免了石材濕貼施工后易起殼、脫落和表面產生白華等問題。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7-23
- 訪問量:0
一、防水背膠的用途。
石材防水背膠,是一種由水生高分子聚合物和多種無機硅酸鹽凝膠材料配置而成的雙組份產品,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干燥收縮小、有韌性與水泥基材料粘結力強等特點,避免了石材濕貼施工后易起殼、脫落和表面產生白華等問題。
大理石荒料切割成毛板后,背面需要刷涂防水背膠,這是一道極其重要的工序。防水背膠也可以防止水分進入石材內容引起的病變問題。
二、石材的背膠的評價標準
中國石材協會于2017年正式出版發行了CSBZ007-2017《石材防水背膠》標準。
以下是石材背膠的各項關鍵指標:石材研習社(IDstone5A)
(一)背膠的技術指標石材防水背膠最重要的技術指標是:拉伸粘結強度、抗滲性和耐老化性能。
1、拉伸粘結強度有標準養護(28天)、浸水后(14天)、熱老化后(80℃,14天)、凍融循環后(-20℃~20℃,50次),4種狀態下的強度,體現了材料在不同狀態下使用須達到的性能要求;
數值采用GB24624—2009《飾面石材用膠粘劑》的強度指標,拉伸粘結強度≥1.0MPa。
2、保留系數體現了背膠的耐老化性能,計算式為:老化條件下的強度÷標準養護的強度。
保留系數大,表示耐老化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為保證材料的耐老化性能,保留系數一般須≥0.6。
3、抗滲性體現材料的防水性能。石材要預防泛堿、水斑,必須長久地把水擋在石材之外,據10多年的實踐,500mm水柱,24小時不滲透,可符合要求。
(二)、背膠的施工性能
背膠要經過施工才能成為最終產品,因此,除技術指標外,施工性能也很重要。
1、要求背膠配料時易攪拌均勻;
2、拌好的料可操作時間要不小于2小時,可操作時間太短,工人來不及操作便開始固化,會使其成膜質量差、性能下降,并造成浪費;
3、批刮時手感適中,如太粘稠,操作工人體力消耗過大,不利于長時間穩定操作,影響質量;太稀,成膜厚度太薄,會影響防水效果;
4、干燥時間與生產效率相關。
三、石材背膠的選擇標準
選擇背膠需從技術指標、施工性能、干燥時間多方面考慮。
1、拉伸粘結強度達標,保證了粘結的安全;不達標,石材易脫落。
2、保留系數達標,保證了背膠的使用壽命;不達標,則背膠的使用壽命較短。
3、抗滲性達標,即防水性好;不達標,會引起泛堿、水斑。
4、施工性能,影響施工后的產品質量、材料浪費。
5、干燥時間,影響生產效率。四、好背膠的標準好背膠的標準是:
1、強度數值高,(≥1.0MPa)
2、保留系數大,(≥0.7,0.6)
3、抗滲性可靠,(500mmH2O,24小時)
4、施工性能優,干燥速度快。按上述標準的選擇背膠,可保證施工后背膠層的質量,可靠地預防石材病變。
xxxx
做底涂不做防水背膠可以嗎?
防水背膠與增強底涂在材料組成、用途和反應機理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增強底涂主要是滲入石板毛細孔和裂紋內部,對石板整體進行增強。
防水背膠主要是涂覆在石板的粘結面上并在表面形成強度,對石板裂紋和微小毛細孔無修補作用。
兩者與粘結劑間的相容性也有較大差異,防水背膠與水泥基粘結劑之間的相容性更好,因此不可以只做底涂而不做背膠。
石材背膠涂刷完,要養護多久?
石材背膠涂刷完畢后,建議養護48小時,再切割打磨。如果養護時間太短,則易發生脫膠,并隨之引發一系列的病變現象。
石材背膠做好后多久可以切割打磨?
石材背膠的強度和耐水性,除了與涂刷時的環境溫度相關外,還與養護時間相關,養護時間越長強度越好,常溫下建議養護48h后進行切割打磨。
石材背膠需刷涂幾個面?側面能否涂刷背膠 ?
石材背膠只需要涂刷石材粘結面,其余五個面應涂刷石材防護劑,側面不宜涂刷背膠。
背膠做好了為什么還會有水斑?
石材出現水斑,原因在于石材是一種表面有缺陷的材料,內部存在水可滲入的通道(毛細孔、裂紋等)。水通過通道來到石材內部,與石材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凝膠,在石材表面表現為水斑。
石材出現水斑,首先判斷水是從什么位置滲入石材內部。如果是從背面滲入水引起的水斑,則首先要看背膠質量是否合格,背膠質量不合格,則無法達到石材的防水要求,其次則要看背膠涂刷的厚度是否達標。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